清账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八大基本素质 第一,收债职业素质 也就是基本的收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二,基本礼仪 不能因为在生活中很多反面教材的映衬就开始对所有债务人嫉恶如仇,忘了基本的收债礼仪。以诚相待是收债的基本礼仪,收债的重要素质。 第三,心理素质 这是收债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没有专业的收债心理素质,在面对各色债务清收过程中将无法应对,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一遇到债务难以清收,收债人自己就先崩溃了,还从何谈起与债务人进行心理较量? 第四,语言素质 这个素质的要求同心理素质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语言做为表现形式,债务清收也无法实现。 第五,法律知识 只有具备法律知识的人才能使其收债行为置于法律的保护下,有理有据,合法有效。缺乏法律知识的收债人,其很多行为都是盲目、没有法律依据的,这就使得一部分运气好的人能成功回款,大部分人则空手而归,而有些人不仅没有收回欠款,反而使自己身陷囹圄。 第六,经济知识 只有多方面地了解市场行情,收债人才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有效地维护收债人的利益。 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的收债人,会根据他的收债目的,全面利用他所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七,超强思维能力1、流程化思维 准备阶段: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论文等,了解行业、企业、老板情况;列出疑问清单,以备继续调查。(这里写的也不够细,比如调查老板可以调查其婚否,学历,人品,格局,心态等等。但因篇幅有限,暂且不表,以后可能会发表一篇及其细致的清攻略) 实施阶段:进场后通过访谈,后续研究报告和杂志,现场调查、聊天等手段为找答案,求证疑问,发现问题,挖掘亮点并找依据,最终形成对项目行业方面的判断。 落实阶段:体现在文字和底稿中。 整体要求:各种手段贯穿整个尽调过程。争取对一两个行业的技术和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精细化思维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催收,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3、杠杆化思维 好的清收人员,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我就有机会借此为杠杆,去撬动他们在此后帮助就进行帮助的意愿,而不是总靠去跟人换资源。4、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综合心理活动,它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清债人提高分析能力、论辩能力以及识别能力,使清债人在同欠款人的周旋、交涉过程中表述得当、思维清晰、辩论有力,使欠款人找不到任何漏洞,从而使清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第八,超强记忆力清账公司通常情况下,清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欠款人以及与欠款人有关的事情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清债人,应当将这些变化牢记在心,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使自己始终处于主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北与东源县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14°40′一115°30′,北纬23°10′一23°45′。全县境域东起南岭镇东溪村山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东西长88.6公里;南起上义镇卷蓬村,北至白溪管理区燕子岩,南北宽64公里。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详查面积3621.24平方公里)。全县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县人民政府驻地紫城镇,距省会广州市270公里、北京市223公里、河源市68公里。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民国3年(1914年)改名紫金县。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300天、降水量1760毫米,适宜水稻、花生、大豆、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四季可种作。群山连绵,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之一;矿资源丰富,有铁、锡、铅锌、瓷土、萤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众多,水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3万余千瓦,可开发6万余千瓦,是全国能源开发重点县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也甚为丰富,有着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紫金县交通发达,经过全县多年来的努力,紫金县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通邮、通电话。近几年来,又对所辖范围内省道、县道进行上等级改造,基本实现省道标准化、县道油路化。建市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紫金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业发展较快。至2001年,我县江东110千伏输变电站、好义小古、蓝塘双兴等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投入3065万元的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租顷利通过验收,第二期农网改造完成,用电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目标。邮电行业继续快速发展。紫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县形成了荔枝龙眼、春甜桔、李梅、三黄鸡、瘦肉型猪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甜竹、单丛茶、蔬菜和甲鱼等基地亦初具规模,“一县数品”、“一镇一品”布局初步形成资源型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初步形成制糖造纸、矿冶、水泥、陶瓷、食品加工、制药等“六大工业产品系列”。其中,“三资”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9%,成为全县经济的生力军。交通运输、建筑、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商贸流通活跃。